我用残损的手掌

    戴望舒(1905~195),生于浙江杭州,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人。1923年,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。1925年,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。1929年4月,第一本诗集《我的记忆》出版,其中0《雨巷》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,他因此被称为“雨巷诗人”。抗战爆发后,在香港主编《大公报》文艺副刊,发起出版《耕耘》杂志。1941年底被捕入狱。在狱中写下了《狱中题壁》、《我用残损的手掌》、《心愿》、《等待》等诗篇。1949年6月,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。建国后,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。不久在北京病逝。
    我用残损的手掌
   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:
   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,
   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;
   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,
    (春天,堤上繁花如锦障,
   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)
   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;
   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,
   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;
    江南的水田,你当年新生的禾草
    是那么细,那么软……现在只有蓬蒿;
   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,尽那边,
   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……
   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,
    手指沾了血和灰,手掌粘了阴暗,
   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,
    温暖,明朗,坚固而蓬勃生春。
    在那上面,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,
    像恋人的柔发,婴孩手中乳。
   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,
    寄与和一切希望,
   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,是春,
    将驱逐阴暗,带来苏生,
   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,
    蝼蚁一样死……那里,永恒的中国!

相关文章